從調查來看,埋葬寵物尸體,是目前人們處理動物尸體的主要方法。
據北京市畜牧獸醫總站獸醫科犬類疫病預防研究專家周桂蘭介紹,死于疾病的狗,主要死于犬瘟、細小病毒、腺病毒感染和人獸互傳寄生蟲病;而病死的貓,大多死于貓瘟,而且多數貓攜帶寄生蟲,例如絳蟲、跳蚤。
“寵物尸體被埋葬后,一些病原體會自然死亡,但有些病原可以在尸體原的骨髓中存活一年,而其中的芽孢菌類可以在土壤中存活數年。這對環境是一個巨大的威脅,尤其容易污染水源。”
專家建議,如果進行寵物尸體填埋,一定要在距離井、泉、河至少50米以外的地方,總之要遠離水源,避免污染。埋葬時,動物尸體距離地面表層的深度至少為半米。動物尸體上,應該覆蓋生石灰或者20%以上濃度的漂白粉。對于有病寵物用過的用品,應該用5%以上濃度的漂白粉溶液或者0.2%到0.5%濃度的過氧乙酸溶液進行浸泡,可以達到徹底消毒的效果。
小貓死了最好是火化了再埋葬,這樣不會產生污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