貓白內障治療方案
1.超聲乳化術
(1)主切口:在角鞏膜緣處穿刺進入前房。
(2)連續環形撕囊術:注入粘彈劑,行連續環形撕囊術。
(3)超聲乳化
蝕刻:術者持超聲乳化針頭對晶狀體核中央進行蝕刻;
刻槽:在晶狀體核上形成“十”字形溝槽,即四象限碎核術;
乳化:在劈核刀的輔助下,依次進行四個象限的超聲乳化。
(4)抽吸皮質:將晶狀體殘余皮質完全清除。
(5)植入折疊式人工晶狀體。
(6)徹底吸凈眼內粘彈劑,縫合切口。
2.囊外摘除術
醫學上,一般對于核較硬的白內障采取囊外摘除術,這樣既能保證手術效果好,又能節省大量的手術時間。但在切口大小、取核方法、抽吸皮質方面與超聲乳化術不同,前者切口較大,一般采用晶狀體挽核技術及手動注吸器來抽吸皮質。
3.術后護理
(1)配戴伊麗莎白項圈,避免抓撓眼睛。
(2)術后1個月,避免劇烈運動。
(3)按時點眼,定期復查。
貓白內障治療可能并發瞳孔縮小
瞳孔大小在白內障手術中十分重要,縮瞳是最先出現的并發癥,會給操作帶來很大困難。一般在超聲乳化、皮質抽吸或挽核時發生,特別在做角鞏膜緣切口時,穿刺刀對虹膜的刺激,使眼組織釋放出前列腺素,可導致瞳孔縮小、血管滲透性增加、血液-房水屏障的破壞、眼壓改變、刺激新生血管生成因子釋放,疼痛等。
一般通過藥物控制,若不起效,可用虹膜牽拉器擴張瞳孔,但易引發虹膜嵌頓、出血、粘連、葡萄膜炎等。
貓白內障治療可能并發囊膜破裂
前囊破裂一般發生在撕囊時。良好的紅光反射是順利撕囊的前提,成熟期白內障犬的前囊比較脆弱,皮質液化呈乳糜狀,因此紅光反射較弱,無法清楚辨認囊瓣,從而給撕囊帶來很大困難,導致撕囊破裂。
后囊破裂一般發生在刻槽、蝕刻、碎核或植入人工晶狀體時,嚴重者甚至繼發玻璃體疝。
貓白內障治療可能并發角膜內皮損傷
角膜內皮由一層六角形細胞組成,形似蜂窩狀覆蓋于后彈力層后面,在維持角膜透明性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。若角膜內皮功能失代償,則出現水腫。且角膜基質中的大量黏多糖具有水合作用,具有把水吸入角膜基質層的傾向。
白內障手術中對角膜內皮損傷的因素有很多種,在多因素的回歸分析中,核的硬度被確定為引起角膜內皮損傷的最強因素,然后是高灌注量、器械接觸等,而術中的超聲能量并非是明顯因素。
貓白內障治療可能并發葡萄膜炎
引起葡萄膜炎的主要原因是眼內灌注液、手術器械、縫線污染及眼周菌群。術眼前房在最初幾天一般存在炎癥反應,表現為房水閃輝,其直接反映出房水中蛋白濃度升高,血液-房水屏障功能破壞。
貓白內障治療可能并發晶狀體囊混濁
后囊混濁是白內障術后的常見并發癥,具有時間依從性,中小型犬比大型犬發生早。晶狀體上皮是晶狀體內代謝最活躍的部位,具有生長、分化和損傷修復的功能,含有大量酶系統,可保護晶狀體免受氧化損傷。上皮細胞的損傷或老年性變化均會影響晶狀體纖維的正常生理功能,導致晶狀體混濁。
因此,后囊混濁主要與術中殘存的晶狀體上皮細胞移行和增殖有關,從而影響視網膜成像質量,導致視力降低甚至喪失,即后發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