傳染性腹膜炎是感染貓冠狀病毒而引起的疾病,傳染率非常高。一般認為是經口鼻感染。病毒攜帶貓會由糞便排毒,帶原貓會由糞便排毒傳染同居的貓;少數可經衣服、食皿、寢具,人或昆蟲等機械途徑傳染。
治療方法:
無論干型或濕型都會造成間歇性發燒、食欲降低等癥狀。FIP是近幾年來造成貓咪死亡最常見的傳染病,一旦發病,死亡率幾乎是100%,而且貓傳染性腹膜炎(FIP)在診斷上有實際上的困難,一般相信唯有組織病理學檢查才能100%確診。
抑制免疫及抗炎癥作用:高劑量類固醇,細胞毒性藥物。
預防二次細菌感染:廣譜抗生素、抗病毒藥物。
支持療法:強制進食(以食道或胃管),輸液以矯正脫水,胸腔穿刺術以舒緩呼吸癥狀。
預防與控制方法:
常言道,預防勝于治療;對于本病的預防除疫苗外,居住飼養環境的管理并定期實施血清抗體檢測也很重要。疫苗于貓16周齡以上采用鼻投予方式,間隔3~4周投予兩劑。整區不超過8~10只貓居住,每群保持3~4只以下;盡量飼養于室內,砂盆及環境每天清潔。
(一)降低環境中糞便感染的機會
1.一個砂盆至多只能供給1-2只貓用。
2.砂盤和外圍環境需每天清洗
3.砂盆清掉貓砂后,需用1:32倍的漂白水或使用熱肥皂水清洗消毒。1%
4.砂盆與食盆應盡量隔開,并置于易清理的地方。
(二)適當的居住環境和照顧
1.每區不超過居住8-10只貓
2.維持每群3-4只貓以下,以降低糞便的交互感染。
3.盡量飼養于屋內以便能做好控制。L-D
(三)定期做FCoV的血清學抗體檢測
1.因FECV可經由基因重組或變異轉成FIPV,因此控制FECV和控制FIP一樣重要。
2.FCoV的抗體檢測不能被用來診斷FIP N4U
3.FCoV血清學檢測結果不能被當為環境FIP是否已被完全根除的指針
4.新的份子加入貓群前最好將FCoV陽性與陰性的貓咪加以區隔開來
5.種母貓在分娩前應做血清學檢測,陽性母貓于仔貓5-6周齡時就要將之隔離,即移行抗體下降時G@
6.FCoV陽性的貓雖然處于發展成FIP的高危險群中,但藉由降低緊迫因子和鄱便的接觸感染,能夠將低FIP的發病降率。(四)FCoV疫區的繁殖場應將幼貓早期離乳和隔離`
1.幼貓隔離房應于一周內出清并徹底清理與清毒。#
2.母貓分娩前1-2周就應搬到隔離產房。
3.幼貓隔離房應有專屬的食盆、水盆和砂盆,并應徹底清潔與清毒。
4.由于干凈為此區首要注意的事,為避免人為的機械性傳播,工作人員進入前應要換專屬的衣物和鞋子。 q
(五)疫苗
1.目前上市的疫苗是Primucell FIP–Pfizer,因弱化病毒最易繁衍的溫度是31,正好是鼻腔的溫度,所以此疫苗采點鼻方式投予,產生系統性的粘膜抗體IgA和體液免疫的IgG達到保護的效力。適用于16周齡以上的貓,投予兩劑,間隔3-4周。
2.疫苗投予不能被當成控制FIP的唯一終極利器,而應合住使用于其它預防針控制計劃內。
3.疫苗建議用于新進貓咪成員加入FCoV疫區前的投予。
4.在血清學檢測陰性的貓群中,疫苗的使用可降低FIP50-75%的發生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