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發貓免疫缺陷病毒原因
貓之間的傳染主要經唾液和咬傷傳播。接受病貓輸血也是受感原因之一。傳染源主要是通過共同進食的唾液和傷口感染的血液進行傳播,貓免疫缺陷病毒屬于慢性病,與人類免疫缺陷病毒癥狀相似,淋巴細胞數量逐漸下降,但貓免疫缺陷病毒的死亡率和人類的艾滋病相比是比較低的,并且不會傳染給人,不能夠共同存活。
貓免疫缺陷病毒癥狀
1. 急性病毒期:表現為淋巴腺病變、發燒和萎靡不振。可能會發生腹瀉或貧血癥狀。
2. 病毒潛伏期:可以常見為輕微淋巴腺出現病變。
3. 慢性病毒期:癥狀表現為口腔炎、牙齦炎和牙周炎,慢性無反應性的腹瀉行為,上呼吸道感染不易治療,不明原因的發燒;神經癥狀:如行為變化、精神異常、癡呆、面部扭曲或抽搐。
貓免疫缺陷病毒主要感染群體
1. 常見為5歲及以上的貓。
2. 感染群體公貓是母貓感染的3倍量。
3. 通過胎盤或是初乳由母貓傳染后代的情況較少發生。
4. 傳染方式主要是唾液和咬傷傷口。
貓免疫缺陷病毒防治措施
1. 無法進行治療,主要是控制細胞感染。
2. 使用腺嘧啶脫氧核酸可以減少病毒的多發,但注意會出現副作用,例如:貧血。